记者今日从郑州市林业部门获悉,我市将谋划建设全长158.5公里、区域面积约550平方公里的沿黄生态廊道。
据悉,郑州沿黄生态廊道,西起巩义康店镇,东至中牟狼城岗镇,北至黄河主河道,南至S312,全长158.5公里,涉及六个县(市)区,19个乡镇106个行政村20余万人,区域面积约550平方公里。建设内容主要是“三区四带”,即由邙岭生态休闲带、滨河生态观光带“双线双景”组成的西部山水观光区,由城市生态景观带贯穿始终的中部城河融合区,由田园生态风光带为主线主轴的东部湿地修复区。
※郑州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谋划示意图
西部山水观光区
西部山水观光区建设区域为江山路以西至郑洛界邙岭区域,东西长75公里,面积330平方公里。
建设内容:
邙岭生态休闲带。通过荒山绿化,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景观,扩大河阴石榴等特色经济林面积;利用邙岭原有生态文化资源,打造森林(湿地)公园、遗址公园、旅游景区;对邙岭上原有道路进行整体提升,修建慢行系统,高标准绿化,融自然山色、文化古迹和田园风光为一体,使其形成完整的邙岭生态休闲带。
滨河生态观光带。西起郑洛界,沿邙岭脚下向东经黄河文化公园至江山路。修建双车道旅游观光公路,在观光公路南侧修建郑州黄河国家步道和骑行通道,布设休闲驿站、森林人家等服务配套设施。同时在S312线、邙岭生态休闲带、滨河生态观光带之间,利用南北向山谷建设连通绿道,打造“小循环+大环线”的旅游观光路网体系,形成完整的滨河生态观光带。
中部城河融合区
中部城河融合区建设区域为江山路至京港澳高速东2公里,东西长约50公里,面积110平方公里。
建设内容:
以黄河大堤和S312为支撑线,打造以慢生活为主的“百里长廊”。
对大堤内防浪林更新完善提升,做到绿不断线;对大堤两侧林带优化提升,彩化、果化、花化,使“绿堤”变“花堤”;对大堤淤背区及向南与S312衔接的区域,应绿尽绿,营造大面积森林,实现大堤与S312的绿色“握手”、生态连通、空间循环效果。
高标准建设S312两侧绿化带及延展区。突出“自然风光+黄河文化+慢生活”的休闲体验功能,打造郑州黄河国家步道、骑行通道、林间栈道、观河栈道、公园、广场,最终形成南北宽150-500米(含防浪林、大堤、淤背区、S312及其以南延展区)完整的城市生态景观带。
东部湿地修复区
东部湿地修复区建设区域为京港澳高速以东两公里处至郑汴界,东西长33公里,面积125平方公里。
建设内容:
依托黄河大堤对两侧进行大面积绿化,单侧不少于100米, 部分区段达到500米纵深。
实施退耕还湿,引水上滩,恢复自然植被,营造候鸟栖息地保护生境。
修复湿地,建设湿地公园,开展旅游和科普宣教、科普监测活动,修建国家黄河步道和骑行通道,让市民走进湿地、亲近自然。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,种植鸟类友好作物,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活动,建设标准化农田林网,形成完整的田园生态风光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