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公告栏 正文
郑州市林业局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
来源:政策法规处  发表时间:2025-01-06 17:34  

一、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

(一)坚持党的领导,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

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,突出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,主持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7次,其中法治专题讲座4次。领导班子会议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7次,及时传达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,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。

(二)落实学法制度,提升依法行政能力

组织领导干部学法120余人次。在郑州大学举办年度林业法治培训班,培训80余人。参加全国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、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网络培训班,线上、线下相结合,完成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任务。局系统85名执法人员,线上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通过率100%。

(三)深化“放管服效”改革,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

为170个建设项目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,实现行政许可事项“全网办、零跑动”。为我市第一批4家养殖户申请近7000枚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。“双公示”信息上报率、合规率、及时率均为100%。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事项覆盖率、抽查计划完成率、抽查结果公示率、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使用率均为100%。

(四)加强执法监督,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

2023年森林督查案件共64件,查处整改率100%。2024年国家下发林草执法变化图斑1828个,核实率100%。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,开展“清风行动”“网监行动”,救护野生动物900多只;开展“春风2024”专项行动,破获古树案件2起。开展林业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,梳理并整改问题4条。邀请省、市有关专家,连续第七年评查全市林业执法案卷36卷,连续两年没有出现零分卷和不合格卷,连续两年获得“全省林业行政执法案卷成绩第一”的好成绩。

(五)坚持执法为民,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

制定《郑州市林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》《郑州市林业局基层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和联系员制度》《郑州市林业局证照到期前提醒制度》。开展7次服务型行政执法“微宣讲、走基层”活动,重点对县级林业执法人员进行宣讲辅导,培训1600余人次。在全省林业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“微宣讲 走基层”实战教学选拔赛中,荣获“优秀组织单位”奖,1人获一等奖、2人获二等奖。对全省林业系统评出的6个优秀案例、我市评出的5个优秀案例,作为指导案例供全市林业部门学习。

(六)强化合法性审查,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

制定《郑州市林业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》。法律顾问对局系统100余人专题讲解民法典(合同编)。进行合法性审查行政机关合同、文件、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答复等材料200余份,确保合法有效。印发1份行政规范性文件,严格执行了评估论证、公开征求意见、合法性审核、集体审议决定、向社会公开发布等制定程序。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3次,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4份,立法等反馈意见16次。发生1起民事抗诉案件,市检察院做出不予支持抗诉的决定。未发生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案件。

(七)提高工作透明度,全面推行政务公开

及时传达学习落实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的通报,举办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专题讲座。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依申请公开指南更新工作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,2024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2条,其中政务动态信息262条,概况类信息4条,信息公开目录信息43条,收到局长信箱群众在线咨询19条,回复率100%。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4件,答复4件,回复率100%。

(八)落实普法责任制,营造法治社会氛围

通过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,收听收看法治人物特别节目,参与宪法知识网上竞答等活动开展“宪法宣传周”系列宣传活动。开展第28个“世界湿地日”、第11个“世界野生动植物日”、第30届“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”、第46个植树节、第43个“爱鸟周”、森林防火宣传月、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和“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”等普法教育活动。进行了习近平法治思想、《民法典》《森林法》《草原法》《行政复议法》等专题宣传。

二、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

2024年,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还存在一些问题,主要表现为普法和执法力度需要加大,服务型行政执法推进深度和广度需要拓展,基层林业执法水平需要持续提升。主要原因是林业执法力量薄弱,社会的林业法治意识有待提高。

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安排: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落实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》。二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,让企业和群众的事情“好办、易办、快办”。三是健全落实法律顾问、公职律师制度,确保决策科学化、民主化、法治化。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,持续推进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持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。五是落实《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,增强法治意识,提升法治素养。六是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,提升普法效果。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